封面深镜|买镜头、开超市、跑货车……三位马驹桥求职者的三个心愿

发布日期: 2023-07-25
来源网站:new.qq.com
作者:
主题分类:劳动者处境
内容类型: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
关键词:求职者, 劳务公司, 永吉, 记者, 封面, 摄影
涉及行业:服务业, 批发/零售
涉及职业:蓝领受雇者
地点:

相关议题:工作时间

  • 马驹桥劳务市场是北方最大的劳务市场,以多个“日结广场”为中心,连接着周边多条街道,工作以“日结”为主。
  • 求职者永吉是一名大一学生,他选择在马驹桥找暑期短期工来攒钱买相机镜头,但求职难度较大,工作时间短且求职成本提高。
  • 求职者小刘是一名未满20岁的年轻人,他曾尝试过多种工作,但耐心不足,最终希望能开个超市来赚钱。
  • 马驹桥劳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,导致求职者面临挑选工作的困难。
  • 尽管就业形势总体改善,但青年人“求职难”与部分行业“招工难”并存,稳就业仍需加力。

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。

error-background

1

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何金兰 实习生 杨林娜 记者 代睿

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,全球最热的夏天之一。

7月的北京,高温预警变得频繁。“超40摄氏度”,不断被新闻提及。街上的行人少了,烈日下的私家车少了,甚至地铁“弱冷车厢”的乘客也少了。

位于北京东南六环的马驹桥,却是另外一番景象——“日结广场”攒动着不同口音、不同服饰、不同年龄的求职者。

这里,是北方最大的劳务市场,以多个“日结广场”为中心,连接着周边多条街道。所谓“日结广场”,不过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信息集散地,工作以“日结”为主。当然,也有长期工,但这些机会更多在“劳务公司”手中。

马驹桥一个“日结广场”。封面新闻实习记者 杨林娜摄影

马驹桥劳务市场,成名于何时已难考。不同于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招聘,这里是线下招聘的另一种存在。

一年前的2022年7月,封面新闻记者曾探访此地,当时相对萧条的劳务市场,如今已恢复疫情前的热度。

本次采访,记者选取了三位求职者,他们是“暑期大学生短工”永吉、中年农民工陈大哥以及不满二十岁的“资深求职者”小刘,试图以他们的亲历、感受、心愿,来勾勒马驹桥求职群体的一个侧影。

在7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辉透露,今年上半年,全国新增就业678万人,同比增加24万人。随着经济恢复向好,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,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,就业形势总体改善。但他同时表示,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还存在,青年人“求职难”与部分行业“招工难”并存,稳就业需持续加力。

1

暑期“大学生短工”永吉:

想攒钱买个相机镜头

“230块一天,包三餐,干完给钱,要男的……”7月6日早上,马驹桥一个“日结广场”,一名身穿墨绿色衬衣的劳务中介正卖力吆喝。不一会儿,他身边就围满了人。

日结中介和工人。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何金蓝摄影

马驹桥,紧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——亦庄。数据显示,1992年开工建设的这个开发区,3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30%,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%。数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让这片22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北京制造业的“压舱石”。这里,既有来自海外的奔驰汽车、气动元件商SMC,也有本土互联网巨头京东,还有知名国企京东方……

永吉新找的工作,就位于这个开发区。

和永吉第一次见面,在马驹桥一家名叫“恒成立业”的劳务公司门口。当时,他胸前斜挎了一个巨大的相机包,身上背着一个黑书包,急匆匆去交入职材料。

他告诉记者,他是南京一家传媒类高校摄影专业大一学生。“想趁暑假来这里找份短期工,等开学就回去。”

之所以选择马驹桥,一是因为他是河北人,家离这里近;二是他曾利用寒假在这里找过工作;三是这里老乡多,包括做劳务中介的老乡。

像永吉这样的大学生求职者,在马驹桥相对少。“大一开始,我就没找家里要过钱了,感觉每次开口都不好意思。”

“去年寒假,做组装工,干了22天,除去开销还剩5800元左右。今年求职人多,工作相对难找。”采访中,永吉还提到一个细节,去年一个月四五百块的住处,今年感觉翻了一倍。这个变化,记者从几家房屋中介也得到证实。

除了房租等提升的“求职成本”,“暑假时间太短”也成了他求职的一个坎儿,“很多厂子都想招长期的。”永吉说。

除此之外,信息不对称也是横在永吉这类暑期求职者面前的一道坎。他告诉记者,和他一起来的三个朋友还没找到工作,很大一个原因是中介的介绍和实地看到的情况不一样。“我们面(试)过一家汽配厂,说每月能拿到6000多元,但车间没空调,今年夏天有40多度,怕熬不下去。”

手拿身份证复印件的永吉说自己很幸运,因为做劳务的老乡帮他找了份工作。老乡说,这家知名制造企业,一个月到手有9000多元。“交完材料,就等入职了!”说完,他开心一笑。

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。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。未来,毕业后的永吉将再次成为求职人群中的一员。但对现在的他来说,这个未来,似乎还有些遥远。

当被问到为何暑假出来工作,学摄影的他说想法“特简单”——想攒钱买个索尼相机镜头。

再次与永吉相谈,是他第二天下班后回到月租房的晚上十点。“今天组装了5只‘机器狗’。”永吉说,“工作时间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半。”虽然已近深夜,但他还是开心,“从住的地方骑车上班只要二十多分钟,食堂饭菜也挺不错。”

谈及未来,永吉说,他爸爸做铁制品回收厂,赚过一些钱。“我想一步步来,就比如说迈出这一步,可以先养活自己。”他还告诉记者,希望能在大学毕业两年内把生意做起来,比如开个小厂。“这需要很大的本金,我知道目前想法还太简单。”

2

“资深求职者”小刘:

想开个超市,听说挺挣钱

下午两点,气温冲破40摄氏度。马路边,只有零散的求职者或站或蹲,等待前来吆喝的劳务中介。

未满20岁的小刘是河北邯郸人,他头顶“锡纸烫”,手纹“大花臂”,虽说“正待业”,但依然和不少年轻求职者一样,会到奶茶店点杯冷饮。

他说在马驹桥找了很多工作,干过服务员,后厨打盒,还有文员……“之前做服务生,客人喝多了吐得满地都是,还冲他发酒疯,他很排斥,就换了工作。”小刘说自己没耐心,每次做服务员差不多只能干一两个月,最长也就五六个月。

他还说自己干过日结的招聘文员,但只干了三天,“我们主要用58同城和boss直聘招人。没底薪,要一天到晚不停打电话。不管吃喝,阳台上都摆着上下铺,晚上呼噜此起彼伏。最重要的是我招不到人,没工资,就走了。”

马驹桥的日租房,是不少求职者的落脚之地。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何金蓝摄影

相比马驹桥以中青年为主的日结工群体,小刘是年轻的。他相对熟悉网络以及智能手机,但学历不高的他,在互联网上应聘似乎少了一份自信。

“我是单亲家庭,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是奶奶一手把我带大的。”小刘说他初中毕业时,就有了开超市的心愿。“虽说开超市成本有点高,但听说利润很大。我表姐是开超市的,嗯,她给我讲过。”也是因为表姐领路,他从河北来到了马驹桥。

他坦言这几年“年轻气盛,走了不少弯路”,但一想到要攒钱开超市,“就清醒了!”

谈及攒钱现状,他说由于两三个月没工作,攒的一两万块钱已花得差不多了。“我表姐说要帮我攒钱,让我把工资交给她,但我想脱离她的‘控制’,因为我想为了自己的目标攒钱。”

小刘定了一个“五年目标”,说挣到钱要过稳定的生活。当提到家里人,他有些腼腆,“等挣到钱,恐怕父亲已经老了。我想让他老了之后可以出去旅游,让世界观放大一点。”

他说会在马驹桥坚持下去,“除了开超市,还想花几年时间多攒点钱,买车,跑滴滴。”

3

46岁农民工陈大哥:

买货车的首付已经攒够了

下午五六点,已是城市白领下班时间,但马驹桥的求职者依然未散。这是他们一天中求职的第二个“黄金时间”。

人群之外,楼宇之间,是一家家由小餐馆、便利店、日租房、劳务公司以及奶茶店、彩票店等组成的“马驹桥商业生态”。它们,日复一日见证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求职者。

来自山东的陈大哥在餐馆和记者交谈。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何金蓝摄影

46岁的陈大哥,穿着一件印有北京大学字样的黄T恤,在人群中格外显眼。记者和他在一家马驹桥常见的小餐馆坐下,这里给求职者们提供“自助选餐”,从几元到二十多元不等。陈大哥买了个两元钱的粗面馒头,又小心收了起来。

来自山东的他说,有个女儿在上大一。他在外面打工,是想让孩子和家里更好点。“之前,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的人力市场都找过工作,马驹桥相对更正规……”

陈大哥说,来马驹桥之前,他在北大那边打工。十几天前,他让朋友在手机上帮他查北京最大的劳务市场,朋友说是“马驹桥”,他就坐地铁、倒公交,跨越大半个北京,来到了这里。

他几乎每天早上4点半就赶到“日结广场”蹲守。“我们昨天一个大巴去了50来个人,每人180元一天,今天没找到工作。”

虽然只来了十多天,但他已基本摸清这里的招工行情。“做小工,一天180、200、220、240、260、270、280元都有。如果是技术工,比如木工、电焊工,还能高些。”

他表示,“如果肯早起,机会就大些。4点半到5点半是‘黄金时间’,不挑活儿,不拣活儿,还是能找到活儿。”靠在餐馆墙边,黄色T恤映着没刮净的胡子,他又重复了一句——别挑别拣。

除去每天二十元房钱和一顿十元左右的饭钱,陈大哥说,即使短时间找不到工作,也赔不了太多。“马驹桥生活,还是很便宜的。”

至于为何找日结工,他说之前遇到过拖欠工资。这让他多少心有余悸。

他说老家有8亩良田,之前种大葱,除了要风调雨顺,还要不发生意外。他说也曾想过回老家,但一想到打工能挣钱,就留了下来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。今年二季度末,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705万人,同比增长3.2%。

陈大哥将双手放在桌上,左手端着手机,仿佛怕漏掉重要电话。谈及心愿,他开始兴奋起来,说想买台欧曼车(一种卡车),请个师傅开。“我攒了点钱,可以交首付,但没底气,担心找不到货源,或者找不到好的驾驶员合作。”几天后,再次跟陈大哥联系,他说还在马驹桥找机会,但有个好消息——通过朋友联系到可以合作的司机,虽然还没找到货源,但后面的事总要走一步看一步。

采访结束,日落西头。求职人群渐渐消失到出租屋、小餐馆、便利店或其他能驱走炎热、带来光明的地方。

彩票店挂着中奖横幅。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何金蓝摄影

一家彩票店门口,挂着一条红色横幅——本店喜中好运十倍一等奖40万。店里,站着不少前来碰运气的中年男子。

这是马驹桥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刻,明天的太阳将照常升起。

编辑 删除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