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公司假装上班
来源网站:news.qq.com
作者:
主题分类:劳动者处境
内容类型: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
关键词:假装上班, 公司, 帖子, 职场, 工位, 待业者
涉及行业:
涉及职业:白领受雇者
地点: 无
相关议题:失业
- 假装上班公司为待业者提供了一个无压力的聚集地,让他们有机会轻松交流,减轻职场的负担。
- 这类公司通常注册资本较低,员工人数少,主要收入来源于租赁工位。
- 创业者通过提供一个休息和交流的空间,帮助那些因工作压力或失业状态下的人们找到归属感。
- 待业者通过参与假装上班,能够暂时逃避职场的压力,享受相对轻松的环境。
- 假装上班的概念在网上引发热议,显示出现代职场人对于工作压力和生活平衡的关注。
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。
待业者联盟
“新年好001”
对于假装上班这件事,一些小品和短剧里演过,寄托了一些爽剧式的想象,也被写在了这些公司的招募帖里:比如把方案摔在经理桌上,开资本家吐槽大会;可以选择“商务、研发”岗,也可以选择成为“保安、保洁”——这些“职场”情景充满对工作和职场的嘲讽。
但回到现实,作为一家假装上班公司的老板,Matthew也知道,“爽剧”和嘲讽只是噱头。“假装巡视,假装开会,其实没有人需要这些,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做。”
Matthew在杭州创业,看到假装上班在网上讨论得火热,也发了一条招募帖子。“就觉得挺好玩的,反正办公室空着也是空着,不如大家坐过来一起聊聊天。”他回忆,前公司整个部门被砍掉之后,他没有选择很快进入职场,而是想休息一下,好好和自己相处。
不少“假装上班公司”的老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。一个在武汉的创业者想象过,打造一群属于待业者的快乐老家,去年同事被优化后,不时聚到他那儿喝酒、吐槽职场,“他们身上有很多需求,需要被关注到,(可以有一个地方)让他们轻轻松松的,不要有那么多负担”。
今年年初,假装上班的帖子在网上火了一阵,让待业也变成了一门生意,以“假装上班”为名义的公司,在全国各地冒头:注册资本通常在10万以下,注册员工两三个人,不负责交社保,只需要收租工位的钱。这样的办公空间,有人甚至用的是自己家闲置的房子,几个或十几个工位,一个假装上班公司就初具雏形。
有开公司的人记得,一条相关的帖子发出去,开始拉群,500人的群三天就满了。他对一个来客印象深刻,对方非常拘谨,像是面对一场真正的工作面试,坐得非常正,挺腰板,双手放在膝盖上,他之前从一家媒体公司离职。
我们与工作的纠缠
版权声明: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,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,另有声明除外。